欢迎访问诸暨在线文学专区! 百姓论坛 | 招聘/求职 | 房产 | 汽车 | 家装 | 二手
 

我要投稿
 
诸暨的雨季
作者:电量满格  2025/6/15   被浏览 85 次  评论 0
 诸暨的雨季,是从香榧树的褶皱里渗出来的。那些墨绿的叶子兜住第一滴雨,便像被谁轻轻摇晃了千年的古钟,叮叮咚咚地敲响了整个江南的潮湿。​
我第一次见到阿嬷,就是在这样的雨里。她蹲在浣纱溪边的青石板上,捣衣杵起落间溅起的水花和雨水融成一片。溪水裹着细碎的云影,将她蓝布衫上的补丁染成了流动的水墨画。“囡囡,要避雨不?” 她抬头时,鬓角的白发黏着雨珠,倒比西施殿里的白玉雕像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。​
跟着阿嬷穿过雨巷,黛瓦上的雨水顺着马头墙流成珠帘。她的小院里,几株芭蕉正把叶子张得老大,接住漫天坠落的诗句。“诸暨的雨啊,是活的。” 阿嬷往灶膛里添了把干柴,火苗噼啪作响,“你听,落在瓦上是梆子,滴在水缸里是琵琶,砸在荷叶上 ——” 她突然噤声,窗外恰好有雨滴重重敲在老缸里的残荷上,“这就是《十面埋伏》。”​
那时候我总觉得,诸暨的雨季是个固执的老匠人,非要把每一寸土地都浸润成温润的玉石。老城区的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行人的木屐踏上去,踏出一串清越的音符。五泄瀑布在雨季成了发怒的银龙,水雾裹挟着青苔的气息扑面而来,恍惚间竟分不清脸上是雨是泪。而最妙的是傍晚,雨丝渐疏时,浣纱江面上会浮起淡紫色的雾,像谁把一筐捣碎的紫藤花撒进了水里。​
阿嬷的故事总在雨夜发酵。她说西施当年也是这样的雨天离开诸暨,木桨划开的不仅是江水,还有满城的相思。“你看那苎萝山,” 她指着窗外若隐若现的黛色,“每到雨季就戴上白纱,像极了待嫁的姑娘。” 灶台上的乌篷船模型在火光中摇晃,船舷上的雨滴折射出七彩光晕,仿佛真能看见两千年前载着美人的画舫顺流而下。​
后来我才懂得,诸暨的雨不仅是自然的馈赠,更是时光的容器。那些落在枫桥古镇雕花窗棂上的雨,浸润过陆游 “小楼一夜听春雨” 的叹息;滴在斯宅千柱屋天井里的水,见证过商贾往来的繁华。就连阿嬷家墙角的霉斑,都像是岁月随手勾勒的水墨小品。​
某个梅雨季,我又回到浣纱溪边。阿嬷的小院已换了新主,唯有那株芭蕉还在,叶子上的雨珠依然在续写着古老的韵脚。忽然明白,诸暨的雨季从未离开,它藏在每一个游子的梦里,在潮湿的记忆深处,固执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。​
雨还在下,细密如蚕丝,将诸暨织成一幅永不褪色的绢本。而我,甘愿做那绢上的一缕丝线,永远缠绕在江南的雨季里。
 
评论 0 篇
发布评论
作者:
邮箱:
主题:
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
 
 
 
地址:浙江省诸暨市暨东路70号诸暨日报报业大楼 客服电话:0575-87020951 87016337 87013038   联系信箱:zxb@zhuj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