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诸暨在线文学专区! 百姓论坛 | 招聘/求职 | 房产 | 汽车 | 家装 | 二手
 

我要投稿
 
丁香空结雨中愁-大塔儿巷寻踪
作者:草木皆醉  2023/8/25   被浏览 2341 次  评论 0
 【钱塘风情】丁香空结雨中愁-大塔儿巷寻踪

(小序)“撑着油纸伞,独自/彷徨在悠长、悠长/又寂寥的雨巷/我希望逢着/一个丁香一样的/结着愁怨的姑娘……”——戴望舒《雨巷》

杭城的一条寻常小巷,因为住过一位吟咏《雨巷》的诗人,因为诗中描写了“丁香一样的姑娘”,于是,这条小巷也沾了诗意和灵气,它就是大塔儿巷,诗人戴望舒(1905-1950)曾在这里度过他的青少年时代。

在车水马龙的解放路,北侧并行一条幽静的巷子——大塔儿巷(1966年改为“灯塔巷”,1981年恢复原名)。1905年3月5日,戴望舒出生在11号墙门里。这是一座带中式院子的西式小洋房,属于清末民初中西合璧风格。父亲南京人,银行高级职员。母亲温州南塘人,出身书香门第,是戴望舒的文学启蒙老师。戴氏先后就读珠宝巷盐务小学、皮市巷宗文中学(今杭十中),聪慧好学,酷爱阅读。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,3年后转震旦大学(复旦大学前身)。1927年大革命失败,他因参加进步活动避居松江,“交织着失望和希望、幻灭和追求”,住在中学老同学施蛰存家中,爱上了施家妹妹施绛年,并以此为原型写下了《雨巷》。次年,诗作发表在叶圣陶主编的《小说月报》,引起轰动,叶老赞赏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”。23岁的戴望舒也因此在诗坛声名鹊起。获“雨巷诗人”桂冠。

曾读过《雨巷》,唯美而乐感,还在通江桥中南书屋买过一本《戴望舒诗集》。至今,《雨巷》像一幅水墨画仍浮现在脑海里:梅雨如烟般的缠绵、思恋般的潮湿,江南小巷的粉墙黛瓦、颓圮的墙垣,湿漉漉的青石板路悠长、悠长,撑着油纸伞怀揣青涩的年华,彷徨中期盼遇着一个“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”。品读诗人“将自己对施绛年的炙热情感”演绎得唯美而梦断,在大革命失败后“让烦躁的心情有了停泊的理由”。在他短暂的人生旅途中,初恋(注1)及两段有始无终的婚姻(注2)(注3)却让他彷徨在自己的“雨巷”里。那么,这条象征至爱情深的“雨巷”,究竟有多悠长?何以令诗人寂寥迷茫、凄清又惆怅?

癸卯春日里,从皮市巷南端北行几分钟,便见左首拐角竖着“大塔儿巷”的路牌,夙愿不其然地呼之欲出:“雨巷!雨巷?”眼前是拓宽了的“巷子”,东临皮市巷,西接下华光巷,长约200米,两旁新建小高层住宅、商铺、药房、职大、酒店、医院,却不见一座老墙门……这跟诗人笔下铺着青石板的“雨巷”背景大相径庭。倒是巷子东头一组铜铸群雕,能看到旧巷的雪泥鸿爪:男人在井边打水,妇女在一旁用搓板洗衣,小孩双手费劲地拎着水桶过来帮忙,井圈旁趴着一只小猫咪,墙上是一幅旧巷改造前的老照片,乃当年市井烟火的缩影。

徘徊在“巷子”里,从东到西走了一个来回,看到10号是知行幼儿园,斜对面13号是废品回收站,紧挨着的11号则是仓库,莫非曾是当年的戴宅原址?毗邻的“平中商滩”百杂店老板娘用“老杭州”口音问:“你拉寻啥西?”我说:“哦,寻11号。”她立即反应过来:“古代的墙门啊!老早拆掉了,格毛(如今)是老年大学。”说着,用手指了指方向。隔了两个门面,我走过去一看,一座大楼,15号门牌,挂着“杭州退休干部职工大学”牌子,可谓沧海桑田!戴家自1935年举家搬迁上海,已过去大半个世纪,这条“雨巷”在春花秋月里度过,从疾风骤雨里穿过,经受了旧巷改造的洗礼,那位丁香姑娘“桃色的脸/桃色的嘴唇,和一颗天青色的心”也像梦一般地消散了。

那就去看看诗人读过的中学。从大塔儿巷向东左拐,沿皮市巷北行,横穿清吟巷(今清吟街),约十分钟,当年戴望舒该是走这条路线去上学。面前,米黄色校门巍然矗立。这所始建于清嘉庆十一年(1806)的宗文义塾(今杭十中),以文为宗,追求文与道的和谐统一。建校二百余年来,人才辈出。校友中,有教育家马叙伦(民国教育部次长、共和国教育部长)、北大校长何燮侯(1939年抗战时周恩来路过诸暨枫桥会见何老;1949年何老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)、民盟先贤孙晓村(全国政协副主席),历史学家吴晗(北京市副市长),版本学家张宗祥、近代新诗领袖刘大白、作家张天翼,中科院李强院士(常熟人、外贸部长)、汪集旸院士、都有为院士,华裔数学家樊畿、翻译家施蛰存、“雨巷诗人”戴望舒、油画家董希文,史前史学家毛昭晰、书法家吕国璋、国家女排功勋球员陈招娣少将(总政宣传部副部长)……春风化雨,群星璀璨。

踯躅在桃李芬芳的校门前,我在想,17岁的戴望舒曾在这里开始文学创作,在《半月》杂志发表小说处女作《债》,与同学张天翼、施蛰存等人成立“兰社”,开始新诗创作……校园里留下了诗人的足迹。时过境迁,宗文中学旧校舍已被历史湮没了。1981年,杭州市地名委将学校斜对面的新开弄更名为“宗文弄”,以彰显其办学精神。旧弄被赋予殊荣,宠辱不惊,依旧泥墙小杂院,承载百年沧桑,披照“宗文”余晖。他像一位历史老人,筚路蓝缕,见证了戴望舒背着书包从弄堂东口匆匆而过的身影。

往回踱着,想起刚才瞥见的小塔儿巷,还有点旧巷的韵味。于是循原路回到大塔儿巷,拐进这条巷子。这是一条与大塔儿巷呈丁字形的小巷,长约百米,南北走向。老底子的粉墙黛瓦砖木结构二层楼,有几分“雨巷”的影子。前面不远处,正巧有两位姑娘并肩款款而行,曼妙的倩影有着丁香一样的芳华。她俩前行所向,并非“颓圮的篱墙”,而是解放路闹市区。瞧那轻盈的脚步,猜想,此刻不可能有“叹息的眼光”,也不会“哀怨又彷徨”……

行不多远,右首有一窄巷,铺着青石板,东西走向,长约30米,呈曲尺形往南,名“觉苑寺巷”。小巷南侧一长溜粉墙赫镶嵌着戴望舒《雨巷》的立体字模,那一行行诗句回放着诗人的“冷漠、凄清,又惆怅”;结尾处勾勒出一位撑伞女郎的轮廓,“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”……此刻,心头掠过一阵惊喜:“雨巷?雨巷!”小巷北侧是两座黑漆墙门,分别是20号、19号。而19号的门柱和门楣浮雕富有西风东渐的格调,中式围墙的墙脊露出二层楼洋房屋顶,颇象戴宅。门旁竖着“杭州市历史建筑”石碑,而非“戴望舒故居”字样。哦,女娲无力“补天”,李代桃僵也罢,让怀旧的你乘兴而来,不至于扫兴而归吧?

从“雨巷”出来,心想,大塔儿巷旧貌换新颜,仍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。其名缘于毗邻宋代觉苑寺城心塔,意即位于“城市中心”。当年,“雨巷诗人”戴望舒诞生于此;巷里曾有清代育英书院(之江大学前身)、诗人刘大白故居。周围遍布人文古迹,诸如:巷子东面曾有南宋朝廷禁卫军小营部队金枪班银枪班驻地、明代河南布政史应朝玉府邸方谷园、太平天国听王府(今杭州党小组纪念馆)、清代英国传教士梅藤更创办的广济医院(“浙二”前身)及杭州皮肤病医院(马市街)、1958年毛主席到过的小营巷(今56号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)、“航天之父”钱学森故居,西面曾有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崔与之府邸(今崔家巷)、南宋御街商业闹市官巷口(今中山中路),南面曾有宋代觉苑寺、清代美国传教士葛宁与华人牧师张澄斋所设讲经堂(思澄堂前身)、基督教思澄堂(今丰乐桥边)、民国时期杭城银楼荟萃之地珠宝巷,北面曾有元代紫琼观(清时改为紫金院,今紫金观巷)、清末大学士(宰相)王文韶故居(今清吟巷西泠印社拍卖公司)……可谓寸土寸金,人杰地灵。

“丁香空结雨中愁”。回首大塔儿巷,曾经的“寂寥迷茫”已经随着诗人无法实现的梦飘然而逝。唯有《雨巷》“回环往复的旋律、宛转悦耳的乐感”还在老巷的时空里回响。涅槃后的大塔儿巷,它的记忆深处系着民国画卷中的“雨巷”;而远在法国里昂的中法大学校园内,一丛丁香花旁的碑铭,用中文写着“纪念中国诗人戴望舒•里昂中法大学学生1932-1934在此学习生活”,也系着那条“雨巷”。

那么,人们心里是否也系着自己的“雨巷”呢?例如,周杰伦的《心雨》、李春波的《小芳》、王琦的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》……他们是现代版的《雨巷》吧?这些刻在心上的“雨巷“,虽说时代背景不尽相同,却轰动大江南北,也曾掀起梨花带雨的春潮……

2023/3/14 于大塔儿巷 7/5 补拍照片 7/8 稿 7/14-17 修改并配图(史料及下载图片据旧巷碑记与网络 在此致谢)(图文版载8/9微信公众号草木皆醉)


【注1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戴望舒因参加进步活动,避居松江,住在老同学施蛰存家里,爱上了施家妹妹、师范生施绛年,为之倾心。施绛年芳龄17,气质优雅。戴因年幼时患了天花,脸上留下瘢痕,女方不为所动。戴无法忍受爱恋折磨,以跳楼相要挟求爱。少女害怕了,在大哥劝说下勉强同意,于1931年订婚。但提出条件:戴望舒必须出国留学,取得学位,回国找到体面的工作后,她才愿意跟他正式结婚。次年,戴赴法留学。1935年春,戴回到上海,就听说未婚妻移情别恋。他找到女方理论,怒火中烧,当众打了她一耳光。8年苦恋就此宣告终结。

【注2】戴望舒第一任妻子穆丽娟,大家闺秀,毕业于南洋女中,是戴望舒好友、作家穆时英的妹妹,,年方18,比戴小12岁,外秀内慧,爱好文学。她的古典俊美让戴忘却了失恋的苦痛,而她倾慕戴的才华。由穆时英做媒1936年,他俩在上海新亚饭店举行盛大婚礼,婚后育有1女。1937年,抗战全面爆发,戴举家迁香港。婚后,戴仍不能忘怀《雨巷》中的"丁香姑娘”。他应邀为电影《初恋女》写歌词时,情不自禁地写下怀念施绛年的词:“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,我却在别的梦中忘记你,现在我每天在灌溉着蔷薇,却让幽兰枯萎。”其中"幽兰"喻施绛年,"蔷薇"暗指穆丽娟。这让妻子很受伤,两人关系开始冷淡。日久,由于对妻子缺乏关心,感情出现裂痕。最让穆丽娟难以忍受的,是戴向她隐瞒了穆时英的奔丧电报,接着又阻拦妻子为岳母奔丧,感情破裂,至1943年终于离婚。

【注3】戴望舒第二任夫人杨静,是香港大同图书印务局抄写员,天真活泼。戴是编辑,又是“雨巷诗人”,少女仰慕备至。很快堕入爱河。当时,杨静年方16,比戴小21岁,不顾父母极力反对,一心与戴结婚,婚后育有2女。但因性格、年龄差异,婚后常因繁琐小事而争吵。之后,杨静爱上了一位蔡姓青年,并向戴提出离婚。戴在无法挽回之后,于1949年离婚。同年,戴离港赴京,出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局法文科科长。

 
评论 0 篇
发布评论
作者:
邮箱:
主题:
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
 
 
 
地址:浙江省诸暨市暨东路70号诸暨日报报业大楼 客服电话:0575-87020951 87016337 87013038   联系信箱:zxb@zhuji.net